【时尚观察】当环保邂逅优雅:上海女性重塑时尚产业 2025年初秋的静安寺商圈,36岁的设计师方雨桐正在展示她的最新系列——用回收茶叶染制的旗袍。"每件衣服都带着上海的故事,"她抚摸着面料说,"我们用龙井茶渣染色,苏州河淤泥烧制
【夜上海浮世绘】外滩18号BAR ROUGE的十年光影传奇 当海关大楼的钟声敲响第八下,外滩18号七层的青铜门缓缓开启。BAR ROUGE标志性的红色光影如约漫过Art Deco风格的旋转楼梯,这个连续七年入选"全球最佳酒吧"的传奇场所,正以它特有的节
【垂直上海】从国际饭店到中心大厦:632米天际线背后的城市野心与人文温度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穿透632米的上海中心大厦螺旋形幕墙,整座城市仿佛被镀上了一层流动的金箔。从1934年的国际饭店到2025年的徐家汇中心,上海用91年时间完成了从83.8米到370米的城市制高
【梧桐密码】衡复风貌区的记忆与新生 【建筑年鉴】上海市文物保护中心数据显示:衡复区域现存历史建筑达2400余栋,其中2020-2025年间完成功能置换的占37%。《风貌保护白皮书》指出,这些建筑的活化利用率达92%,远超国际同
《流动的诗行:黄浦江生态笔记》 【开篇:水岸晨曲】2025年8月7日黎明,生态摄影师陈默在杨浦滨江记录到第187种鸟类——紫背苇鳽。他的镜头里,锈蚀的工业吊车成为鸟类的瞭望台,退潮后的滩涂上,弹涂鱼与无人水质
《百乐门后的第三个世纪——上海娱乐会所文化生态调查》 【第一章 鎏金时代的遗传代码】 南京西路"仙乐斯"旧址墙上的老照片里,1947年的舞女培训班章程与2025年《娱乐场所从业人员职业标准》并列展示。现任经理林安娜介绍,现在的礼仪培训
【她·坐标】2025上海女性生活样本:当旗袍遇见量子计算 07:30 外滩源AI设计工作室数字时装设计师林微正在调试"智能旗袍"系统,她设计的可编程面料能根据环境光线自动变换纹样。"这套系统已应用于2025世博会中国馆礼仪服饰",她展示的样衣正
【特写】"数字外滩"的夜未眠:上海娱乐产业的基因突变 【电头】本报记者 李墨白 上海报道当AI调酒师"阿尔法"用机械臂精准调制出一杯"数字马天尼",投射在桌面上的全息影像随即演绎出1930年代上海滩的浮光掠影。这是2025年夏季外滩源最新娱
【梧桐密码】从公馆弄堂到数字社区:解码上海街区的文化DNA 第一章 1927·法租界的砖瓦暗语最新发现的工部局施工图显示,复兴中路沿线建筑的红砖勾缝中,工匠有意嵌入了青瓷碎片。这种被称为"雨花石密码"的工艺,实则是早期地下工作者的联络
【深度】苏州河畔的百年工业记忆:从荣氏家族到M50艺术区 站在昌化路桥眺望苏州河,锈红色的塔吊与灰白色的 loft 建筑在夕阳中构成奇异的天际线。这里是被称作"沪西工业走廊"的苏州河普陀段,3公里河道两侧密集分布着27处工业遗产,如同打开